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济南:一座历史文化之城 [打印本页]

作者: lsjyx    时间: 2017-6-13 20:38     标题: 济南:一座历史文化之城

来源:新华月报·上      2012年3期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先民就创造出了山东境内最早的有陶新石器文化——西河类型后李文化。此后又依次出现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济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清晰,发展谱系一脉相承且独具特色,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类型。济南是远古海岱东夷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
  济南作为远古圣王大舜耕稼的故里,是有虞氏政权的“龙兴”之地,是大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故而自古就有“舜城”的雅号。“舜能明德”,“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大舜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故而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要“祖述尧舜”,而孟子则“言必称尧舜”。
  济南地处中原内陆与山东半岛之间,境内的济水、漯水以及济左走廊,在上古时代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虞舜东夷族团的西进中原,姒姓族团以及后来的商人、周人东进海岱地区,济南都是必经之地。济南由此成为早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台,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春秋时期,济南大部隶属于齐国,小部隶属于鲁国,到了战国,则全部被纳入齐国版图。特殊的地缘关系决定了济南是齐鲁文化尤其是齐文化的重镇。作为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一一济南人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他的学说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济南是“文学之国”(曾巩语),为古代学术文化的兴衰继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焚书坑儒”,济南人伏生冒着生命危险,藏匿《尚书》。汉初,伏生传《尚书》于齐鲁之间,并进献《尚书》于朝廷,开创两汉今文经学之先河。汉代主流学术文化和政治文化肇始于伏生,并可以由伏生上溯到邹衍。汉代以后,北朝济南崔氏、房氏等文化世家,北宋“泰山学派”和“东州逸党”,金代理学家王去非、王去执兄弟,清代哲学家张尔岐、文献学家周永年、辑佚学家马国翰等人,都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济南对于中国史志文化贡献良多。24部正史中,有9部是由济南人主持编纂或参与编纂完成的,这便是唐代房玄龄以宰相监修《周书》、《北齐书》、《隋书》、《晋书》、《梁书》、《陈书》,元代张起岩以总裁官撰修《辽史》、《宋史》、《金史》。在方志编纂方面,于慎行编纂的《兖州府志》和周永年编纂的《历城县志》,都是中国古代方志的翘楚。
  济南是一个座多元宗教并存、宗教文化发达的城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朗公寺(神通寺)是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唐代的灵岩寺是“舆内四绝”之一,宋代又是禅宗南宗各派向北方传播的基地。济南在唐代还诞生了与玄奘齐名的求法高僧义净。金元之际,济南是全真道在鲁中传播的中心。至于伊斯兰教、天主教,济南也是山东省最早传人的地区之一。近代济南,还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宗教慈善组织——道院和红字会的起源地。
  济南饶山水之胜,“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泉城”。西晋末年,济南郡治从东平陵(今属济南章丘)西迁历城(今济南老城区),济南泉水文化正式起步。济南城因泉水而建,济南人傍泉水而居,千百年来,汗牛充栋的咏泉诗文、浪漫的泉水传说以及因泉水而生的种种独特的生活习俗、禁忌和水神崇拜信仰,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泉水文化。济南泉水文化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不只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济南园林文化肇兴于两晋南北朝。北宋时期,济南作为“林泉郡”——园林之城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济南园林文化的最本色的特征是“城即园林”,也就是说“湖山泉林构架了城市的基本风貌,其整个城市就是一座风光优美的园林”(王育济语)。在造园手法上,济南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山水而施以局部加工改造,兼具中国园林“北山南水”的特点,为我国园林艺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济南古代都市经济发达,近代商埠经济繁荣,济南商业文化独树一帜,是我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铜版,是我国甚至是世界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商标和广告。章丘旧军孟氏家族自清代以来就是称雄海右的商业巨族,他们开创的“连锁经营模式”享誉世界。
  作为齐鲁首善之区,受齐风鲁雨的熏染和浸润,历史上的济南,俗尚文儒,兴学重教之风久盛不衰,即以近古以来而言,闵子书院、历山书院、湖南书院、泺源书院、尚志书院等都是驰名齐鲁乃至全国的著名书院。近代以后,济南更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清末实行“新政”,推广新式教育,济南在全省乃至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山东大学堂章程》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伟大意义。
  济南是享誉天下的“诗城”,为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自周代谭大夫的《大东》载入《诗经》开始,济南所出生的诗人和文学家,仅举其中驰名全国、光耀文坛的佼佼者,就有唐之崔融,宋之李清照、辛弃疾,元之杜仁杰、张养浩,明之边贡、李攀龙、李开先,清之王士稹、田雯、蒲松龄等。另外,北宋前期的“东州逸党”,明代以边贡、李攀龙为首的历下诗派,以李开先为核心的章丘富文堂词会,清初王士稹的明湖秋柳诗社,以及清中叶持续30余年的大明湖鸥社,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歌流派和文学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济南文化的形象和风格。
  济南自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演艺中心,素有“曲山艺海”、“书山曲海”之称。汉代的百戏、魏晋至隋唐时期的“齐倡”(女乐)、宋金时期的乐府、元明时期的杂剧和散曲,清代以后的各种说唱艺术,都闻名遐迩。民国年间,济南更与北京、天津并称为中国曲艺的“三大码头”,当时业内流传一种说法,叫“北京拜师,天津练艺,济南踢门槛”。
  济南建筑文化悠久绵远、博大精深。城子崖龙山文化城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龙山古城之一。齐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孝堂山汉代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其他如济南历城柳埠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长清灵岩寺的辟支塔等,都属于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济南古城因借山水巧妙布局,建设成著名的园林之城,在中国古代城建史上堪称典范。晚清济南自开商埠,济南本土建筑在近代化进程中开始了继承和创新的探索,出现了大量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
  济南是中国长城文化的发端地。齐长城起点在济南,济南境内齐长城兴建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长,战略地位最为突出,也最具有典型意义。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最初也产生于济南。
  济南是秦越人“神医”扁鹊的故乡(卢人,即今济南长清人)。秦越人开创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法,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中古以后,济南还是“圣药”阿胶的主产地,而近代的济南药市会又是中国北方的三大药市会之一。宏济堂更是济南享誉海内外的中药店,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中国三大名堂”。
  济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镇。古代中国酒文化的奇葩“碧筒饮”发端于北魏济南的使君林。北方饮茶的风习肇始于唐代的灵岩寺。济南菜是构成中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的两大支系之一,是中国菜的“长子”,是正统中国菜最有资格的代表,誉满中华,蜚声海外。







欢迎光临 历史教与学网 (http://lsjyx.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