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水稻的前世今生

来源:看历史      2017年11期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水稻以这里为起点向外扩展,并在大约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距今约4000年—2000年左右),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格局。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徐旺生、苏天旺以为:“大米决定了中华帝国后期的经济与文化的部分特质,越到后来尤其如此。”(徐旺生、苏天旺《水稻与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技术与环境》)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包括水稻在内的“五谷”都是神农氏发现和驯化的。所谓神农“尝百草、辨五谷”,反映的是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将各类谷物从野生状态驯化成粮食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据传,神农氏生活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而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人对水稻的驯化,远远早于这个时期。
中国水稻的起源

  河姆渡是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一个小镇,1973年开始,在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每个文化层代表着人类不同时期在同一个地方的活动痕迹,越是下层,年代就越久远。经测定,河姆渡遗址最下层的年代为距今700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这一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的稻谷遗存。这些稻谷不仅保存状况极佳,而且,伴随这些稻谷出土的还有种植水稻的农具。这一考古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不过,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栽培稻,还不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的水稻。

稻作农业文化遗产——
龙脊梯田。

  随着近几十年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考古工作者又相繼发现了距今8000年、9000年、10000年、12000年甚至更久远的栽培稻遗存,它们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地。截至目前,单是距今1万年以上的栽培稻遗存至少就有6处,它们是: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距今12000—11000年)、湖南玉蟾岩遗址(距今12000—10000年)、浙江上山遗址(距今11000—9000年)、浙江荷花山遗址(距今10000—9000年)、广东牛栏洞遗址(距今约10000年)。这些遗址的发现,将中国的水稻栽培史上溯到10000多年前。也就是说,早在距今10000年前,中国就进入了原始农业文明。通常我们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如果从水稻栽培的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上下一万年”。这些栽培稻遗存的发现,也充分地证明水稻的原产地就是中国。
  这些早期的栽培稻遗存有不少相似的环境条件:第一,有足够大的洞穴,因为洞穴是早期人类的栖身之所,洞穴深广,既可以容纳比较大的族群居住,使栽培活动有比较充足的人力,同时又便于储存食物(包括栽培稻)。第二,洞穴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因为水是水稻生长的必备条件。第三,洞穴周边的野生食物比较丰富,但又不是特别丰富。这一点应该这样理解,采集、渔猎的食物不够吃,就会促使人们想办法驯化植物和动物,为己所用。如果自然生长的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唾手可得,就没人会去费那个力气了。第四,气候和雨量适宜,适合于水稻(野生稻和栽培稻都一样)生长。第五,洞穴周边的环境中分布着野生稻资源,但又不是很多,这一条和第三条的道理相似,因为野生稻不够,所以才需要人工培植。以江西仙人洞为例,该地是武夷山脉西麓的山陵冈地,远离大江大海,山冈前有一块小盆地。仙人洞在山麓台地上,洞口向阳。台地坡下有一条横流的小溪,潺潺流水注入鄱江,最后流向鄱阳湖。这里依山傍水、湿润多雨,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是优良的水稻栽培地。古稻谷是在仙人洞门道附近发掘的。离仙人洞不远的叫做吊桶环的小山梁,也发掘出古人类遗物,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可能是个晒谷场(这里发现有植物果粒堆积物)。
  到20世纪末,中国发现的史前(指通常所说的“文明史”之前,即距今五千年前)稻作遗存有100多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推广路径: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水稻以这里为起点向外扩展,并在大约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距今约4000年—2000年左右),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格局。

南方山区常见的稻田。

  当然,过去有一种论断,说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云南的高山地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其论据主要是,那里有多种野生稻,现代栽培稻的品系又特别发达,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具备将不同的稻种传播到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条件。但是,这一说法受到中国学者的普遍质疑。
  考古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的理论——“边缘起源论”,大体上是说,在自然条件过于优越,食物来源过于丰富的地方,一般不大容易产生文明;相反,在一些位置比较偏远、有一定的食物资源但又不是特别丰富的地方,人们需要通过劳动和智慧来驯化动物植物,在此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文明。我国的学者们认为,稻作农业是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产生了培植谷类作物的社会需要,才会变成社会的行动。而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云南的高山地带,史前文化很不发达,食物资源又较丰富,不太会产生种植稻谷的迫切需要。即使偶尔种植也不会很快发展起来,更没有力量向距离很远的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传播。根据丰富的考古资料,中国学者认为:有相当大的把握可以说,长江流域特别是它的中下游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中心。之所以谨慎地用“之一”两字,是考虑到印度和东南亚也可能有另外的起源中心。但是,就算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也有水稻的起源地,从稻作农业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来说,任何地方也远远比不上长江流域。

返回列表
欢迎访问历史教与学网!联系电话:15553131030 QQ:58280564 Email:wangbo0539@163.com 联系人: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