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来源:文史天地      2013年8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为人类动力航空史拉开了帷幕。
  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他的这次飞行,距莱特兄弟开创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仅仅过去了不到6年,而飞行水平却有所超越,以致西方报纸在盛赞冯如为“东方的莱特”时,又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冯如是广东恩平人,生于1884年1月12日。他的父亲冯业伦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庄稼人,靠耕耘一小块土地养家糊口。冯如小时候在乡中小学读书,“聪明冠群童,教师甚器之”(姜泣群《朝野新谭》)。只不过,冯如“性好弄物”,即从小喜好制作各种器物,经常用泥土、木棍制造成一些小车、小工具等模型,特别是他用火柴盒做的小轮船,因“酷肖”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所制作的风筝,在与邻家儿童比试时总是飞得最高,即使是成年人也无不啧啧称奇。冯如的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可惜由于家境贫困,生了病无钱医治,都早早地夭折了,冯如也因贫困而失学。恰在此时,冯如在旧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乡省亲,见冯如一家生活如此困苦,就想把冯如带到美国去谋生。冯如的父母亲哪里舍得让他远涉重洋?而冯如就不同了,他经常听人说起,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进步,有许多在中国见不到的新奇事物,便坚决地对父母说:“男子汉大丈夫应以四海为家,怎能长久地株守于家乡一隅之地呢?孩儿已经拿定主意了,希望父母亲大人不要为我担心!”时在1895年,这个以“大丈夫”自居的小男孩,其实还没满12周岁哪!在他一再的请求下,父母亲终于同意了他赴美的要求。
  抵达美国后,冯如在乡亲的介绍下来到旧金山耶稣教纲纪慎会堂做童工。他白天做工,夜间则刻苦补习英文,生活相当艰苦。旧金山是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工厂星罗棋布,高耸的烟囱比比皆是。这一切给小小的冯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能地觉得,西方国家之所以欺侮我们,不就是倚仗着工业发达、能够制造出坚船利炮么?如果我们也借助于机器,引进现代工业,就可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旦中华崛起,谁敢欺侮我们!于是,他下决心专攻机器制造。为了更好地学习,冯如又来到世界级的美国东部城市纽约。学校见他不但年轻而且特别聪明,学习还特别刻苦,成绩更是名列前茅,便决定免去他的学费。冯如受到这一勉励,更加刻苦地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十年奋斗,他终于学有所成,不但“于三十六种机器无不通晓”,还发明制造了抽水机与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更是由于性能良好而深受用户的欢迎。此时的冯如,已经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机器制造家了。
  1906年,冯如返回旧金山经营机器制造和销售业,华侨青年朱竹泉慕名而至,拜他为师,协助他开展业务。其时,日本与俄国为了侵占中国的东北与朝鲜,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和约竟规定将我国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大连及附近海域转让给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也交给日本所有。这简直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身居海外的冯如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起初,他想制造一艘军舰献给祖国,以加强中国的海防力量。当时,由于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纷纷研制飞机、飞艇、航空武器,作为当时国防的先进装备。冯如便对朱竹泉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与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用来制造数百架飞机,不但价格低廉,而且省工省时。倘若有一千架飞机,分别驻守在中国的各个港口,列强就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了!”当有人对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研制飞机,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冯如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仍不能解决问题,便到当地华侨中去募集资金。幸亏海外侨胞深明大义,听说飞机足以救国,就筹集资金,组建了中国人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请冯如赶快制造。1907年9月,冯如和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在旧金山屋仑地区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研制工作。当时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起飞没有多久,为了保持垄断地位,他们把所有资料全部封锁起来。冯如他们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白手起家绘制设计图纸。为了了解当时各国研制飞机的情况以便吸取别人的长处,冯如把自己生活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购买了报纸和杂志。他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第一架飞机终于制作出来了。1908年4月,冯如在奥克兰市的麦园进行试飞,他的朋友们为了安全起见,劝他换一个人试飞。冯如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对朋友们说:“生命不足惜,只要中国的飞机能够飞上蓝天,死也值得!”说完,挥手踏上飞机,随着轰轰的马达声,飞机离开了地面。当升至数丈高的时候,一个倾斜,飞机突然坠落于地。围观的群众呼唤着他的名字,急急奔了过去,万万没有料到,冯如却若无其事地从残损的机翼下钻了出来。只见他从容自若,面不改色,对走过来的助手们说:“看来我们还要再一次从头开始。”冯如一行人回到了屋仑,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的厂房竟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他们几个月来辛辛苦苦绘制的图纸资料等,也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面对这场飞来的横祸,冯如毫不动摇,他坚定地对助手们说:“还是那句话,苟无成,毋宁死!”
  冯如千辛万苦地又一次募集到一点资金,重新购置了工具器材,在奥克兰的麦园支起了帐篷,又矢志不渝地研制起来。他与助手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它们汇集成册。经过周密的计算,重新设计了零件制作图,精心生产出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内燃机等部件,然后组装成一架新的飞机。可惜,第二架试飞仍然无效,那就再造第三架吧。这第三架虽稍有所进步,却不尽如人意,怎么办?继续干呗!于是第四架、第五架、第六架飞机相继被研制出来,结果却都不太理想。而冯业伦夫妇见冯如久久不归,思子心切,“屡函催其回家”。冯如何尝不想回家探望二老?可是为了完成报效祖国的大业,他只得一边回信对父母好言安慰,一边坚定地对身边人说:“倘若飞机不能成功,誓不复回祖国。”遂将仅剩的余款再造第七架飞机。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只雄鹰在空中翱翔,便注目凝视良久,顿受启发:关键在于机翼。于是他设法捉了一只白鸽,用尺细量其身体与两翼的比例,再对飞机进行改进,终于获得了成功!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机腾空而起,飞行了2600多英尺以后缓缓降落在草坪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围观的朋友们欢呼起来,他们拥向飞机,把冯如高高举起。冯如以他卓绝的天才,丰富的创造力,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冯如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正在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此后,冯如又对飞机加以改进,并多次试飞,“中西人士往观者,不可胜计”。当时孙中山先生亦在美国,他看到冯如成功驾机飞行时,赞赏不已,并感叹地说:“中国大有人才呀!”1910年,冯如在美国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当年10月,旧金山举办国际飞行比赛,冯如驾驶着他新设计的飞机参赛,以700多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的时速分别打破了一年前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此时的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了。


 事业上的成功,使冯如的名声越来越大。其时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惜重金聘用冯如的外国公司也越来越多。而冯如呢,他一心想的是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心想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因此,他断然拒绝了各国的聘请,并努力寻找回国服务的机会。适逢维新派人物、中国著名出版家、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员张元济出游美国。张元济也是广东人,在拜访同乡冯如时,便请他即速回国,不可逗留,并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清朝的两广总督张鸣岐。当时的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当然希望冯如回国效力。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态说:“为祖国贡献出我菲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
  1911年2月,冯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等携带着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3月22日抵达香港。张鸣岐派了宝璧号军舰专程迎接,将飞机和机器安置在广州郊外的燕塘。其时,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革命党人与清廷的殊死搏斗也已到了最后阶段。4月8日,安记洋行的比利时人买了一架飞机,在燕塘试演。因为事属新奇,各衙门将有不少文武官吏前往观看。广州副都统、满人孚琦前往燕塘查看地势,顺便也去观看飞行表演,结果被革命党人温生才持枪击毙。广东的文武官吏都大为惊恐,对冯如也不能不心生疑忌。到了4月27日,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又爆发了!张鸣岐担心冯如与革命党人暗通消息,对他严加防范,不仅取消了飞行表演的计划,还派人监视冯如的行动。清政府的昏庸和腐败,使冯如非常失望,他时常仰天长叹,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6月21日,赋闲数月的冯如自行登机试飞;可惜因飞机在船上受了潮湿,机件生锈,这次飞行没能成功。天幸机器虽然损坏,冯如本人却没受伤。很快到了10月10日,震撼世界的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清廷土崩瓦解。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冯如毅然率助手参加革命,并被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冯如认为“虏巢未破”——即清廷的首都北京尚未攻克,势必会成为革命党人的后患,便积极组织飞行侦察队,准备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后来由于清帝退位,南北统一,革命党人已无须北伐,组织飞行侦察队一事也因已无必要而中止。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以后,非常重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全国人民也热切盼望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飞上蓝天。孙先生的关怀和全国民众的支持,给了冯如等人极大的鼓舞,1912年3月,冯如又制成一架飞机,这是中国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的第一页。
  1912年8月2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燕塘作飞行表演。那一天,广州城外的天气格外晴朗,中午11点钟左右,冯如健步出现在观众面前。在一片欢呼声中,他向观众简单介绍了飞机的利用、制造、驾驶等,便在热烈的掌声中登机凌空而上。飞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台上欢声雷动,鼓乐齐鸣,天上地下连成一体,共同为祖国航空事业的伟大壮举而欢呼。表演结束后,冯如正准备着陆,突然望见远远的跑道上有两个儿童在嬉戏,眼看一场惨祸即将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如猛拉操纵杆,脚踩加速器,却因用力过猛,飞机猛然冲上天空,头高尾低,失去了平衡,在抖动中,部分零件损坏,飞机突然坠落在草地上,冯如头部、胸部与腹部都受了伤。现场的红十字会员与军医急忙抢救,却因冯如伤势过重而药料太少,难以奏效。当人们将冯如抬到北操场的陆军医院时,又因是星期天,医生外出。等到五点钟各医生回来时,已抢救不及了。总计冯如在美国17年,学习普通机器制造10年,专门制造飞机6年,虽屡试屡跌却再接再厉、百折不挠,以惊人的毅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临终之前,冯如还叮嘱其助手朱竹泉等道:“飞行事故是航空事业中的必有阶段,你们千万不要因为我的死而丧失进取之心啊!”那一年,冯如只有29岁。9月24日,国民政府在冯如蒙难处召开追悼大会,已届92岁高龄的文学家何淡如先生亦悲痛不已,赠一挽联:
  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
  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
  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


返回列表
欢迎访问历史教与学网!联系电话:15553131030 QQ:58280564 Email:wangbo0539@163.com 联系人:王博